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 > 认识论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1)主体

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注意:主体是人;主体不等于主观)。

主体的前知识结构对认识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客体

指主体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注意:客体不等于客观)。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

(3)中介

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和沟通起来的中介系统,包括工具、手段及其操作、控制的程序和方法。

如:计算机、播种机、软件系统等。

(4)主、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5)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1)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2)通过实践手段把方案变成实际的活动;

3)进行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结果得以实现。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摘个梨子,亲口尝一尝。

“瑞雪兆丰年”、“鸡不入笼有大雨”、“泥鳅跳水来风暴”、“冬旱夏淋”、“夏热冬寒”等等,都是劳动人民长期在实践中根据经验而总结出来的。

科学是将帅,实践是士兵。               ——达芬奇

智慧是经验的产儿。                         ——达芬奇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      ——歌德

问题:既然实践出真知,那我们又何必读书呢?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直接经验: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的知识。

间接经验:从书本和他人那里获得的知识。

间接经验归根到底来源于直接经验。

结论:我们既要发奋读书,又要积极投身实践。

1)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人的认识活动是适应实践的需要,为解决和完成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成为认识主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改造客观世界活动的需要;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作为实践改造的对象,才逐一地成为认识的客体。科学研究的任务、科学工作的课题是由实践的需要提出的,并且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展开。

2)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把主体和客体直接地、现实地联结起来,使主体能从客体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客观事物只是由于实践的中介才转化为主体的认识对象和认识内容。不仅如此,主体用于加工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也是来源于实践。实践作为一种客观物质活动,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的,这种合规律的活动,久而久之,会在人们头脑中积淀下来,形成各种思想模式,如逻辑格式等等。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3)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不能作狭隘的简单化的理解

①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是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别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引用亚当?斯密的话说明这个问题:“他很清楚地看到:‘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远没有我们所设想的那么大,这些十分不同的、看来是使从事各种职业的成年人彼此有所区别的才赋,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的地位、实践的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等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

②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具体的主体的生命和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事事亲身实践,而且理论或认识本身也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所以主体可以也应该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式来获取间接经验,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它的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嘹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即实践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2)实践也不断提供大量的新经验、新材料,使人们能够不断解决认识课题。

如:从锄头耕种到牛耕种到拖拉机耕种演变过程。

袁隆平---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的名著,《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3)实践也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使人们能够不断扩展认识的内容。

如:结绳计数到算盘计数到计算机发展过程。、4)实践还不断改造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验证试验。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人用自己的思维模式在头脑中重建客体模型,并根据这个客体模型推导出应当具有的未知性质,然后再用实践加以检验,当理论预言与对客体的实践结果一致时,就证明头脑中精神地重建的客体模型与客体自身相一致。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

(5)小结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3.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如:“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

(知行观:在中国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述为知与行的关系。其主要观点有:行先于知,由行致知;知之明也,因知进行;以行验知,以行证知;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由于受当时的社会条件的限制,难免带有历史的局限性。)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心主义先验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坚持从思想、感觉

再到物的认识路线。

孟子:“生而知之”  “先知先觉”;王阳明: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

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1)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泛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

如:亚里士多德——蜡块说;洛克——白板说。

亚里士多德——蜡块说:古希腊 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在《论灵魂》第2卷第12章总结5种感觉的共同点时说,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蜡块说的哲学意义在于,它肯定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否定了柏拉图的“回忆说”。

洛克——白板说:主张认识来源于经验的一种哲学思想。西方哲学家用它来比喻人类心灵的本来状态像白纸一样没有任何印迹。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J.洛克继承和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指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只是通过经验的途径,心灵中才有了观念,因此,经验是观念的惟一来源。他抛弃了笛卡尔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而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

(2)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两个严重的缺陷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方面的特点:反映具有摹写性,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

人们凭借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形式、外部联系的认识。

特点:生动性、直接性、形象性

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感觉:人们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反映。人的五大感官:眼耳鼻舌肤。感觉是人认识外界的开始。

知觉:人们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形象的反映。如甜滋滋、红艳艳、香喷喷等。

表象:人们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的回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那些客观事物的形象的再现和重组。如:回忆昨天吃的苹果好吃啊,甜滋滋的。

(2)理性认识

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

特点:概括性、间接性、抽象性。

形式:概念、判断、推理

概念:是通过对各种感觉材料的抽象和概括,揭示出事物本质的认识形式。

如:人---人是具有实践和思维能力的存在物。

判断: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关系的反映,是对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

如: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判断合乎逻辑地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如:毛泽东说: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例如:日本富士通电气公司工人小野,有一次在路旁发现一张湿淋淋的卫生纸,头脑中一闪念,便在卫生纸前琢磨、沉思起来。他想,天晴时卫生纸都是皱的,而被雨水淋湿后自动展开了。如果利用这个原理,不就可能搞出自动控制吗?他不顾同伴们的嘲讽,在老师的辅导下成功地制成了“救纸型自动控制器”,并获得了发明专利。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如:碰到狗汪汪叫时,蹲下摸石头。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如:天花病毒  种牛痘 防天花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如:看到一朵红花时,判断是一顿红色的花。

(4)错误观点:

唯理论——教条主义  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经验论——经验主义  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3.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 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对感性材料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

4.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包括:意志、信念、动机、习惯、本能、信仰、欲望、情感等)

(1)意志——认识过程的悟性核心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都具有非凡的坚强意志,才能克服各种困难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重大的理论贡献。

马克思把科学的入口比喻为地狱的入口,没有下地狱的决心和毅力,就无法攀上科学的高峰。

许多科学家认为,天才的99%是血汗,没有艰苦的付出不能成就事业。

王国维认为:成就大事业和大学问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经过了“独——苦——悟”才能成就事业和学问。意志在这个过程中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情感——认识过程的特性成分

简单而又无比强烈的三种激情主宰了我的一生:爱的渴望、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极度同情。 ——罗素

古往今来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无一不是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前途极度关切和深切同情。正是有了科学家的社会良知和道义的强烈的激情,使他们超越了名利的桎梏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让后人对他们肃然起敬。

(3)情感、意志、欲望和信仰等非理性因素,它们本身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积极的,有时是消极的。

居里夫人:1906年,居里先生突遇车祸逝世。居里夫人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巨大悲痛,继任了居里先生在巴黎大学的课程,并指导实验室工作。1911年12月她再次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4)人,都是有各自的需要,也有各自的追求;只是由于人生观的不同,不同的人总是把不同的追求作为自己最大的满足。斯大林说,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从奥斯特洛 夫斯基和张海迪身上,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到,崇高的人生目的怎样有力地激发出坚韧的毅力。

5.从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

(1)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

1)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亚里斯多德: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不同。伽利略: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相同。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验证试验。

2)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如:马克思主义--列宁----毛泽东思想。

3)实践需要理论来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往往会失败。如:深圳特区的发展。

(2)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条件

1)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3)理论要回到实践,需要经过路线、方针、政策等中介。

4)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刘少奇说: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最根本的方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1)反复性: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两次飞跃的多次反复

(2)无限性:两次飞跃的反复进行是没有止境的过程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这个运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永远不会最终完成。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所谓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统一是指在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 中,主观认识要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统 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实践决定认识,由于实践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具体的、历史的,这就决 定了主观认识也必须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实践进程已向前推移,转入另一具 体过程,主观认识也应当转变,否则,思想就落后于实际。如果实践的进程尚未 进入另一具体阶段,条件尚未具备,就把将来要做的事情强制提前来做,就必然 犯思想冒进的错误。
  (3)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内在地要求主观和客观、认识与实践必须是具体的、 历史的统一。

毛泽东说: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


【真理】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性的认识包含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要用实践这个客观标准来检验认识是不是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即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但多元真理论者却主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

从内容上看,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包含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这一点是绝对的。

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就人类的认识能力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可认识之物。就这一点来说,这是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的近似性、有条件性、局限性。

从认识的广度看: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的某一领域、某一部分、某一方面、某一片断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张。即认识对象的局限性

从认识的深度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特定的具体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有待于深化。即认识主体的局限性。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真理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由相对性真理向绝对性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又都表现为一个过程。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一旦割裂这种辩证关系,就会形成真理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绝对主义: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相对性。必然导致经验论者、 教条主义者。

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只要闭上眼睛,就没有什么悬崖,困难,陷阱)。

4.真理与谬误

(1)谬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

列宁说:“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会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

(2)真理的检验标准

1)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各种标准

①权威标准:圣人之言就是真理

②众人意见标准:大家赞成的就是真理

③实用标准:有用即真理

④权力标准:有权即有理

⑤神学标准:神的启示就是真理

胡适说: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它们以真理的美名的。

错误之处: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以,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即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①确定性:

一是指唯一性:一切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二是指正确性:反复的实践确实能够证实或驳倒某些理论。

②不确定性:一是指局限性:实践是历史的、具体的,任何时候的实践都受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的一两次失败,并不能说明理论的错误。二是指不完全性:它不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需要逻辑证明来补充。

5.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 价值及其特性

1)何谓价值?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2)价值的特性

第一,价值具有客观性

这是因为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第二,价值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具体的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着主体性的内容。

第三,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

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第四,价值具有多维性。

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又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

(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它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

它要求实践必须满足人们的客观需要;它引导实践更充分全面地可持续性发展。

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

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而错误       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则起着错误的规范和导向作用。

(4)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建立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

1)价值和真理的区别

真理:主体认识和客体状态的符合关系;按照世界的本来

面目去认识世界。

价值:客体属性和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按照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去改造世界。

2)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按科学规律办事,满足人的需要。

①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②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③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建立科学的真理观和价值观

建立科学的真理观    坚持真理尺度   弘扬科学精神

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坚持价值尺度   弘扬人文精神

崇尚科学至上;提倡以人为本

无上一页

下一页: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风云公务员考试网
联系人 :风云
咨询电话 :15698133472
地址:山东泰安
邮箱:fy128_com@163.com
Copyright©2018 风云公务员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鲁ICP备17045381号-1
友情链接
公务员招考信息
人民网
新华网
求是网
瞭望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安卓手机APP下载